斜滩镇建置沿革历史由来
时间 / 2019-04-23 09:14:55
斜滩之称最早见于宋淳熙福州知府梁克家撰的《三山志》。元、明以来,长溪洲、斜滩、龙滩之称均有出现。清初以斜滩定名并沿用至今。
从前的吊脚楼式的古民居与现在的镇区一瞥
宋淳佑五年(1245)之前,斜滩隶属福州府长溪县永乐乡平溪里。淳佑五年福安建县,斜濉隶属福安县平溪里。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斜滩仍隶属福安县平溪里。明洪文二年(1369)到寿宁建县前,现在斜滩斜滩辖区曾以溪为界,分属福安、政和两县。长溪东面归属福安,长溪西面归属政和。明景泰六年(1455)寿宁置县,福安县划出平溪里的十一至十四都归新置寿县,斜滩划入寿宁县辖。原属政和县的部分为政和里,原属福安县的部分为福安里。境域重新划分为l坊,2里,12都,22图,22O甲。至今斜滩辖地分别属坊隅(县城)、福安里、政和里各都、图。具体分属为:现斜滩隶属坊隅三图;楼下隶属福安里四都;元潭隶属福安里四都与五都一图;印潭隶属福安里五都二图与政和里七都一图;奖禄隶属福安里六都与政和里八都、九都;钱塘(原名 前塘)隶属政和九都。
清雍正六年(1728)改都图为乡镇村庄。圭县划分为7境、8乡、112村,今斜滩辖区隶属东南乡;乾隆时(1736-1795)保留城中境,取消乡村 ,恢复坊里都图。时今斜滩辖区隶属福安里四都。随后 ,又将镇区划分兴华、龙凤、龙福3个境。后一百多年间 ,因废旧制 ,立新制,斜滩的建制和辖区几经多次变更。1912年 (民国元年),民国分区设署,全县设鳌阳、斜滩、平溪3个 区 ,今斜滩镇辖区隶属斜淮区。1934年斜滩为镇建制。1936年 ,全县设5个区 ,斜滩为第三区。1942年 ,全县设l个镇2个区(鳌阳镇、一区斜滩 、二区平溪),现斜滩镇辖区隶属一区。当时称为“斜滩示范乡” ,下辖ll保,139甲。1945年,撤区设乡 ,斜滩镇隶属斜滩乡,此隶属和建制一直延续到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8月 ,全县设3个区 ,斜滩为第二区 ,区公所驻地斜滩。现在的斜滩镇辖区隶属第二区。 195O年4月,废除保甲制 ,斜滩镇下辖13个行政村。1956年2月 ,全县设4个区2个镇52个乡 ,原斜滩区辖的斜滩镇归县直辖。 1959年3月撤区变社。斜滩公社下辖含竹管垅、武曲等在内的25个大队。1961年5月,实行区社建制,斜滩公社又改为斜滩区 ,斜滩区下辖斜滩、小溪、大韩、山田、武曲、竹管垅、印潭、渡船头等 9个公社,55个大队。1965年7月,再次撤区并社 ,今斜滩镇为斜滩公社,下辖l个居委会,ll个大队。1984年9月 ,斜滩恢复为镇,下辖l个社区 ,15个行政村。至此,斜滩镇建制辖区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