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寿宁味儿——光饼

时间 / 2020-05-12 11:32:02

寿宁新闻网讯  张惠滨 叶寿长 黄蕊云 凌晨5点,在我县斜滩镇的刘石忠糕饼店里,已经点起了第一炉炭火。这是刘师傅过去38年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天,还好妻子始终相伴左右。要赶在日出前做好第一炉光饼,这是全家人一天生计的开始,也见证了一道美食的诞生。



     同时倒入水与面粉,为下午的订单等待新一轮的发酵,从前一天就和好的面团,早已发酵超过十个小时,恰到好处的发酵使得面团里的组织呈现出蜂窝状,一炉发酵好的面团10斤上下,可以做100块光饼。面团里还需再加入两剂秘方,食盐与碱,这是能使光饼的成品最终显得更有光泽的关键。




揉面——光饼制作的基础,经过两次的和面和发酵,才能柔出完美的面团,直至面团彻底光滑柔韧。切割、搓揉、掐断,面团逐渐变小。一掰一放,手上的功夫灵活且精准。看似随意地拿捏却能保证大小均等,没有秘诀,全靠手感。碾压成形,用饼棍在饼中间戳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小孔,饼胚完成。在妻子做饼胚的时间里,刘师傅往烤炉里堆好木柴,准备暖炉。用柴火烤制,这是几百年来制作光饼的匠人们始终坚持的一条祖训,传统的味道因此代代相传。


炉火早已烧旺,炉壁发白,刘师傅往炉内洒些清水,使炉温回落到最佳状态。烤炉从祖辈沿用而来,内部呈圆弧状,利于积蓄高温;外部用木片包围,这种构造专为光饼而制。既能保温又避免了旁人烫伤,这是前人的智慧。


30多年来无数次面对烤炉的经验,使得刘师傅练就了多项异于常人的本领。伴着噼啪噼啪有节奏的贴饼声,饼胚从上至下快速贴满烧炉内壁。准确判断炉内的温度,徒手伸进滚烫的炉内,将100多块饼胚整齐地贴于炉壁之上,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这是技法成熟的匠人所需具备的基本功夫之一。为使炉内空气更好的流通,须在烤炉顶部放置铁片,并将炭火提起沿着饼面逐一烘烤,以保证炉内从下到上所有光饼温度的均匀分布。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如何根据炉壁上的光饼色泽判断烤熟与否,这是对匠人辛苦劳作的终极考验。刘师傅一刻不停地注视着炉火,让15分钟的等待变得尤为漫长。几乎在同一时间,所有的光饼完成了蜕变。色泽金黄、香气四溢。



速度、火候、技巧成了一炉光饼可口的关键。斜滩人用“铜脸铁底棉花心”,来评价地道的斜滩光饼。“铜脸”意为光饼表面要烤得焦黄,色似古铜;“铁底”是形容饼底要脆,烤出纹路;“棉花心”要求光饼松软可口。在斜滩,男女老少对光饼都尤为宠爱,他们认为光饼暖胃,是一种健康的小食。



光饼是福建最有特色的饼类小吃,也是历史最久、分布最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食品。唐朝末年,黄巢发动农民起义,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带五千乡民加入义军,率部一路南下入闽,逐渐占据福建全境。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建立了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王朝,他们把家乡河南一种炭火烧烤的“火烧馍”的制作工艺带到福建,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光饼。



在斜滩人的印象中,他们对光饼的钟爱,最重要的是源于“继光饼”的历史味道。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年前,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攻城掠地,杀人越货,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为使行军迅速,戚继光便下令以面粉烤制成圆饼充当干粮,这种饼的直径6到8公分,中间打一个小孔,用绳子串起挂在将士身上便于携带。后人为了纪念戚继光,便把这种圆饼叫做“继光饼”,简称“光饼”。


世面上的糕饼品类繁多、滋味各异,然而像刘师傅这样的光饼匠却依然选择固守传统,那是手艺人的坚持,更是一段历经岁月蒸馏后还能幸运留存的记忆。


光饼除了直接吃,还能煮成美食。一、炒光饼:光饼切块、清水泡发,使光饼膨胀松软。油倒入锅中加热,光饼下锅,炸至香脆捞起。往锅里倒入些许油,放入蒜头,酸菜,虾米翻炒,光饼倒入锅中继续炒。调小火,加入适量盐,味精等调料,便可出锅。


二、红烧光饼:取三个光饼用清水泡发,使光饼膨胀松软。往锅中倒入少许猪油,加葱花炒香,光饼下锅煎煮,加入料酒、酱油、盐等调料,便可出锅,以前这在当地便是一盘既美味又饱腹的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