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滩镇姓氏人口

时间 / 2019-07-05 19:18:35

    相传元朝末年,寿宁县茗溪村一张姓商人南下经商,途经长满松林和芦荡的斜滩坂尾时,所随家犬东窜西走,任凭呼唤不肯离去,商人无奈,只好独身继续南下。数日后返回原地,家犬欢快摆尾倍表亲热,只是仍留连该处不愿返归故里。商人似有所悟,仔细踏勘观望,只见这里潭水深深,沙洲宽阔,一片沃野荒原,是一个值得垦拓开发的好地方。几天以后,张姓商人举家迁至坂尾洋开基创业。


斜滩畲族


    早在3000年前 ,斜滩就有先民活动。据史载 ,斜滩形成村落可追溯到宋代。当时即有游、汤、程、毛、虞、梁6姓先民在斜滩定居。尔后数百年间 ,六姓多数绝没于洪水灾害 ,少数迁往他乡异地。明代以来 ,先有张 、郭两姓徙居斜滩 ,后有卢 、何 、周三姓相继迁入 。根据斜滩《张氏家谱 》记载:张氏上祖于明宣德年间 (1426-1436)从 浙江括苍 (今丽水一带 )徙居茗溪漈头 (今属清源乡 ),旋又迁居斜滩 ;据斜滩《郭氏家谱 》记载:郭氏始祖系山西太原人 ,其后迁寿宁章坑 ,继由章坑徙菜坑(今属大安乡)。 至子推公时于明万历二十年 (1597)从大安菜坑迁居斜滩 ,为 郭氏肇基始祖 ;据斜滩《卢氏家谱 》记载:卢氏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从沈阳 (今 清源乡 )迁居斜滩 ;何家始祖于元泰定二年 (1325)上元甲子举家迁至长溪(今宁德东洋 ),复徙周宁咸村,后迁居斜滩(约在卢姓迁入之后不久);周家于明嘉庆十年(1805)从平溪迁居斜难。明末清初 ,人口大规模迁入境内 ,斜滩逐渐形成集镇。后人称张家肇基之山为张家龙岗 ,称郭家肇基之山为郭家龙岗。两山从南阳并排逶迤而下 ,延绵数十里 ,最后汇聚在河边 ,形成双龙抢珠之势 ,遂取名为龙滩。这些先民在这里垦拓耕耘 ,繁衍生息 ,经商仕宦 ,耕读传家 ,文武英才 ,各领风骚 ,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卢 、何、周、郭四大家族。


畲族妇女晒地瓜米


    据2010年11用 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斜滩镇居民有汉 、畲2个民族。总人口21345人 ,其 中汉族20619人 ,占 总人口的99.6%,畲族726人 ,占总人口的3.4%。斜滩镇的姓氏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全镇共有63姓 ,均系单姓 。其中,郭 、卢两姓人数最多 ,超过1000多 人 ,主要聚居于主村斜滩坂头与大厝里一带。此外 ,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的有张 、何 、周 、吴 、刘诸姓 ;人数在 100-500人 之间的有王、范 、叶、林 、雷 、钟 、钱 、陈 、符 、李 、杨 、朱、肖诸姓。其余各姓人数均在百人以下。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时斜滩姓氏录(以笔划为序 ):丁 、王、韦、毛 、叶、卢 、兰 、包、全 、孙 、阮、吕、朱、刘 、江 、许 、巫 、杨 、肖(萧)、 邱 、李 、陆、陈、 张 、吴、何、余、应 、沈、林 、罗 、易、范、卓 、金 、周、练、郑 、胡 、柳、俞、钟、姜、夏 、徐、涂 、袁 、高 、郭 、钱 、黄 、龚、符 、富、游 、温 、曾、谢、雷、赖、蔡、缪、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