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古镇名村巡礼|地灵人杰说斜滩
时间 / 2017-11-14 11:40:42
斜滩村先后隶属长溪县、福安县。寿宁建县后,斜滩村隶属寿宁县坊隅三图;明弘治年间(1488-1505),渔溪巡检司移驻斜滩;清代先属东南乡,乾隆时恢复坊里都图,斜滩隶属不变;1934年,斜滩建镇。建国前,斜滩由于有水路交通得天厚的优越条件,赢得了闽东北及浙西南物资集散地的地位。当时斜滩商业、交通、加工业等异常发达,商旅云集,产品远销海内外。
斜滩的数百座古民居仍保留有明清时代的建筑风貌。最具特色的何家巷,是一处集居住、生活、生产、读书、聚会、休闲、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城堡建筑群,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外依涓消溪润,流水潺潺,巷内“之”字型排开的8座楼宇,厝厝相连,门门相通,曲径通幽处,首先看到的是高高的防火墙,幽幽的小曲巷,座座耸立的古建筑,幢幢古色古香的古民宅。何家巷形成于清朝道光十九年(1838)前,巷里的民间古宅建筑时间迄今至少有160至200年的历史。人丁兴旺时居住着500多人口,平均每幢民宅都住有六七十人,大多是四代、五代同堂。此外,还有郭家大厝、卢家进士第、郭公木故居等古民居以及清代妈祖庙、明代大帝宫、万福庵等古建筑。沿溪而建独具水乡特色的”吊脚楼”,可惜毁于1998年的一场特大火灾。
斜滩历来被人称为双龙会聚之风水宝地,地灵人杰。这些先民在这里垦拓耕耘,繁衍生息,经商仕宦,耕读传家,文武英才各领风骚,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卢、何、周、郭四大家族。近、现代以来,这里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有称为“卢家四杰”的进士卢赞虞,举人卢金琦、卢雁秋,诗人卢少洲;有国民党中常委何宜武、国际著名机电专家何宜慈、骑兵将军周孝培、著名律师何隽、教育家郭公木等,这些人均闻名一时。建国以来,全村已有20多人获博士学位、30多人获硕士学位,被提升为厅级干部有龚守栋、叶恩发、何宜刚、何宜城、王宜新、范更华、黄家骅、何邦颖、郭尧寿、黄家华、范更新、吴建华等人。乡贤企业家肖同春为竹管垅乡造福工程“华东新村”捐赠100万元,郭正双为县教育基金认捐30万元。
斜滩风景优美,主要风景区有:五龙过溪、车岭古道、马尾飞瀑、虎口滩声、坑底龙井、狮潭晚照、仙洞朝云、屏山泼翠、平氛古关、古榕群等。
1987年,建起了占地99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楼,内设阅览室、录像厅、娱乐厅、老人活动室、棋艺室、书画诗文社、科普宣传室,丰富了古镇居民的日常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