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古村落——时光里芳华的古镇—斜滩

时间 / 2019-04-08 11:41:34


  从岁月深处走出来的,是日见消瘦的古镇。芳华在记忆深处的,是我永不寂寞的家园。远行的岁月,让悄然无踪的脚步声,定格成天荒地老的恋歌,将曾经的芳华咀嚼,义无反顾地揉进老镇的土墙黑瓦间。在这里,开拓勤勉的秉性成就了一个属于斜滩人的时代。古道、古关隘、古巷和古民居,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沧桑中透着坚毅,描绘了一幅独具特色的江南古镇风貌。


  顺着四月温润的笑靥,踏着深浅不一的阳光,我在老镇斜滩,在幽长的街巷寻找记忆,寻找老镇芳华的岁月。


  这是山花竟相浪漫的时节,老镇四周高耸的群山里,那些绿丛中花儿不时探出诱人的脸儿,笑对久未归家的女儿。这块美丽的家园,于我是一个必须仰望和忧思的地方。此时,站在龙江桥上极目四方,只见晨晖飘横,在那些树梢上发出粉色的光芒,使得寂了的两岸有了几份激越的神情。千百年来,龙江水激情而来,在这里嬉戏逗留,又在下游坂尾深情回望,将这块河谷台地望成了平缓开阔的大沙滩,造就了美丽的江心岛屿“马濑浔”。淳熙九年(1182年),福州知府梁克家在他所撰的《三山志》中,就有关于“长溪永乐乡平溪里斜滩”的记载。斜滩的开化史与一只灵性志犬有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本县茗溪一张姓商人南下经商,途经松林和芦声苇交相生长的斜滩坂尾时,所随家犬东闻西看,任凭叫唤不肯离去,南人只好独身南下。数日后,返及原地,大迎主人于近处,倍表亲热,只是仍流连该处不愿返故里,商人似有所悟,仔细察看邻近,但见临溪近水,视野辽阔,真是一个宜居的风水宝地。不久,他便举家迁徙至坂尾洋,开基创业。此后,郭家从大安蔡坑搬来,周家从平溪,卢家从信阳,陈家从南阳仔等处相继迁来,一个在寿宁历史上地位突出的古镇开始了艰难发展的历史。

  龙江两岸山峦起伏,水运发达,直通赛江。当年,张姓商人选择在此地建立家园,世代繁衍,的确是看中这里便利的水运。在很长的时间里,无数南来北往的商船在这抛锚扬帆。“岭势从天下,滩流委地斜。风烟团一市,竹木绕干家夜剧村偶逢,春寒县闭衔。细灯个夕见,百里最繁华。”朗诵这首清朝寿宁县令宋际春的诗,我仿佛看见了龙江上船帆点点,水波激荡据有关资料记载,斜滩最早的商业开始于明力力三十九年(1611年),徽商洪足国等人泛九舟至斜滩,较大规模地为寿行运送食盐,并于次年建官盐库。清足国等人泛九舟至斜滩,较大规模地为寿宁运送食盐,并于次年建官盐库。中叶至1949年前,是斜滩的鼎盛时期。当时寿宁县内及政和、庆元、景宁、泰顺、周宁等县的茶叶、桐榛油和粮食等大宗货物都肩挑到斜滩装船起运;沿海的鱼、盐、棉布及南北杂货,由船运至斜滩,而后分5条路线,分别肩挑至上述地区。水运鼎盛时期,货运船多达200余艘,船夫船工有400多人。全镇坐商150余家。光茶叶一项,每年经由斜滩销往外地的茶叶十多达400000多担,有的直接出口远销到南洋诸国及西欧等地。拥有谦受益、周源丰、万春堂、万福来等商舍100多家,货物远销东南亚、香港等地。名声在外的有最早经营西药的大德生药店,最大的制伞业业主王裕大,最大茶叶精制业业主周源丰。为此斜滩也赢得了“闽东小上海”的美誉,成为闽东最大的贸易中心。福安一带的古书上都称斜滩为“斜滩槽”,可见,斜滩的水运历史之悠久。


  古镇简约明了,一条1000多米的老街,与龙江并肩,依水而行于。记得大学毕业回二中任教,住在河对岸的民房里。那时,我喜欢在傍晚,静静地坐在庭院的门]前,远望对岸一排吊脚楼在夕阳下的风姿。金色柔和的夕阳照在紧紧相连的高低不一的楼房上,点点灯火竞相亮起,江面波光粼粼。吊脚楼在隐约中闪烁着,恰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斜滩的吊脚楼面向老街,背临江水,一根根并不粗壮的杉杆立在江中,任凭汇浪冲击,支撑着木楼,风风雨雨上百年。如今,吊脚楼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一种特色民居,是古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印刻在许许多多斜滩人的记忆中。


  老街坂头方向50米长的距离,依次站立着一排老格树,静静地坚守着古镇繁华抑或日渐衰落的岁月。透过树权的光斑,我仿佛看到了古镇厚重的时光,我确信这些由老枝的褶皱里露着头的小草、请苔深情呼唤的岁月,依然是我们命中注定的牵挂。



(二)

  老榕万褶,龙江千转。枕着流水的记忆,宁谧而深邃的小、巷身披长衫,依旧从容优雅。我踏上光滑的石板台阶在以姓氏命名的何家巷、周家巷、郭家里等小曲巷里干回面转,走过一个飞檐下的院落,指头凝听青瓦灰砖上那些远去岁月的语言,虔诚地低下头,心中升腾着敬慕和感激。160余座占地面积达3349平方米的明,清古宅就静静立在这块上地上,高高的马头培下,相连、比肩接踵、门相通。岁月荡涤了它们光鲜的容颜,但其雍容华贵的内质,还在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兴盛与繁华。

  斜滩的古民居,规模宏大,布局精巧,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众多的古民居中,最经典的当数郭公木故居、郭家大宅、卢家“进留土第”和何家“大夫第”等。这些民居都是封山顶,对称格局,中间厅堂,两侧厢房。牌楼式门脸装饰神龛、梁柱雕饰、门窗雕饰、彩绘、壁照、牌匾、封火墙、雕楼,从士墙到瓦砾,从画栋到雕梁,从石刻到木刻,从古井到火箱,每一处意象都诠释着不同的生命本真。多数民居集名人故居、官僚豪宅、神宫庙宇、传统商铺、特色民居于一体。视野可及之处,飞之橢、翘之角、雕之饰,把古镇辉煌的历史印迹镌刻在木石的图腾里。驻足天井,看天井和回廊相连,抬头仰望天空,阳光或雨露从天井上倾泻而来,人们可以尽情享受上天赐予平等的恩惠。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不就是深入中华民族血液里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的又一种诠释吗?


  一座座如老人的老屋深情地目送着,我拖着自己越来越长的影子,凝重着,拘谨着向前走。我不放回头,深情地期盼那些必然抑或偶然的相遇,走入时光的深处,成为永恒。



(三)

  张发建先生在他的《斜滩往事——寻找那丢失的灵魂》有这样一句话:“阅各种记忆斜滩的文字,都会看到卢何周郭四大家族的荣耀与辉煌,但如果你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四大家族的历史,就会发现高之于官宦和才情的,却是他们的凤骨”是的,踏上这片土地,你会感受到一种气场包围着你。如果说斜滩的文化触点,是因商业繁华而兴旺一时的古渡文化的话,那么,崇文尚学的深厚传统更让后人推崇。这个因交通、商业而繁荣起来的古镇,从来没有忘记自身文化和灵魂的塑造。积善乡里,诗礼传家,这是这座古镇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1955年,时任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的原福建学院院长郭公木先生在《乡忆》中写道:“何家巷辈出的人才是古镇斜滩的一个渊薮,其地位盖于寿宁乃至间东,为标志斜滩厚重的人文烙上历史的印钤。”是的,大义、善为从来都是这些永恒灵魂的标杆。据载,斜滩明代就有塾师,清雍正二年(1724年)斜滩设立社学。古镇名人秀士、军政要员、专家学者层出不穷,各领风骚,为中华近代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清代就有卢赞虞等七人考取进士、举人。民国有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正义,让“鲍案”中鲍妻等四人获得自由的北京高等审判厅刑事庭庭长何隽;有治军严格,治家有方,为官期间除薪金外,不妄取分文,经常接济贫困亲友的国民政府骑兵少将周孝培;有满腹才华同情支持共产党的福建学院院长、“国大”代表、“立法”委员郭公木;有“偶帝”之称的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卢少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才学横溢的原“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长”何宜武;有著名科学家何宜慈……


  而在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古镇籍学子中就有近两百多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是名副其实的“研究生之乡”。


(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座城镇,最容易让人们记住的是它独特的民俗。伴随着商业的发展,斜滩人在生产生活中积淀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展现了斜滩人的精神、品格和信念。在这里,除了以“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闻名的畲族民歌,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而饮誉闽东的斜滩苎麻手工织布外,当属斜滩“铁技”技艺、赶墟文化和美食文化。


  独特的水乡气质,氤氲着斜滩人的智慧。传统的高跷艺术与迎奶娘神信仰相组合,成就了有景有戏的“台阁”,诞生了富有个性特色的台阁铁枝文化。台阁铁枝,又称“搬铁枝”。相传明代后期,斜滩民间即有迎春接福的游神民俗活动。据斜滩《卢氏家乘》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十三至十五元宵节,为祈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斜滩举行规模盛大的“迎奶娘”活动。由当地“铁枝队”艺人扎扮好上装奶娘神,安放在四方台阁上的“神船”由4—6人抬着行走,并配合锣鼓唢呐乐器、龙伞旗幡队伍,浩浩荡荡固游过市所到之处,善男信女鸣炮烧香膜拜,热闹异常。此后.约定俗成,于每年的正月十三,斜滩都举行“搬铁枝”“迎奶娘”的传统民俗活动,成为闽东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节俗活动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台阁铁枝从安放装奶娘神的“神船”逐渐演变而来的,成了有景有戏的“台阁”。艺人巧匠仿照高跷,采取铁杆支承结构,配上12-14岁的一男两女共三人,分别坐立于台阁铁架之上似如凌空。表演者身着戏装,化妆脸谱,塑造成需要的人物形象。台阁的这部分就专称“铁枝”。铁枝是以铁杆凌空载人装置。它将铁杆巧妙掩饰,令人莫测机关,叫做“过机”。既要看去显得自然,又要符合力学原理,似险不险。为此能工巧匠们煞费心思设计和加工制作。改革开放以来,台阁铁枝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又得到了创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智取威虎山》《八仙过海》等戏剧题材的铁技,博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形式上台阁铁枝变成台阁铁枝彩车,配上灯光、音响、道具、布景等,斜滩把传统的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使得台阁铁枝这朵民俗文化奇葩光芒四射。


  如果说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那么保留着传统,还散发浓浓乡情,结着乡愁的斜滩墟日,为我们保留了暖暖的乡土情怀。自明末清初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为斜滩一年一度的传统“迎神会”和赶墟日。也是斜滩过春节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活动日。那一天,坂头大帝宫和坂尾圣母宫早就打扮一番,门前各竖“火树”一棵。“火树”用大毛竹劈成长长的一条一条竹片,圈成直径1.5米、高10米的竹笼,中置柴片20多担。同时各大商号为祝愿新年生意兴隆制作了大红色蜡烛置神座前待点。来自全县各地的赶集群众,肩挑手提各种农副产品及其他日用品来“交流”,摆满了街市两旁。此外,大街上还有平时难以吃到的各种特色小吃。大街店铺设迎神供席,排列许多奇珍古玩。



  清晨,神宫内抬出神像,伴随古装高跷、台阁铁枝、花船、龙狮舞队、“鼓手班”、神铳队,巡村游行一周,人流如潮,水泄不通。集会晚间点燃火树,与烛光交相辉映,火炮烟花此起彼伏,绽放夜空五彩缤纷。集会直至元宵后才散。新中国成立后,“迎神会”被废止,“交流”日球仍然保留。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境内于1983年4月开始,将原有每年一天“交流”日增至每月两天,菌时间为农历每月的十三日与二十五日。


  斜滩的墟日是热闹的,只要你亲临其中,徜徉在喧闹的墟日里,你会看到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乡亲们简单快乐的笑脸。每当墟日,以农产品、家禽、中草药等为主的商品,琳琅满目,甚至还有一些远道而

来卖艺的,千奇百怪的物品都会趁墟日的机会来觅寻商机。墟日期间,前来趁墟的人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到处人碰人、人挤人。有些阿姐、阿婶出售的物品并不多,但能以此为借口,在这人山人海的墟日凑一把热闹,也是幸福的。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墟日已不复昔日的繁华和昌盛。但正是这些传统墟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斜滩悠远的浓浓韵味。


  品味斜滩,你一定要去品品斜滩的美食。处于水运中心的斜滩,繁华的商业孕育了独特的美食文化。从日常的零食糕点、年糖年饼到喜宴佳肴,斜滩人都虔诚地将它们做得十分精美。在斜滩人心中,这些不仅仅是食物,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或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最值得称道的是斜滩人的“软寿宴”“佳期桌”。软寿宴”是女儿、女婿在春节期间宴请岳父、岳母的礼宴。“软寿宴”的所有菜肴都是女儿女婿准备的。菜肴之精到、精致,堪称一绝。家境好的,所上菜肴多至20多道。而斜滩人儿子结婚时的“佳期桌”也是精美绝伦。“佳期桌”必须放在楼上,叫“上楼”。上桌的是舅舅、姑丈等至亲。“佳期桌”从晚上七八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所上菜肴多达到30多道,期间还有甜点、水果轮番上桌,可谓口不停顿,眼花缭乱L。在这些“软寿宴”“佳期桌”上斜滩人把自已的美食文化推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堪称间东美食文化的代表。


  而斜滩的零食最出名的莫过于七层糕和油浸枣了。七层糕,出现于清末在斜滩古码头上是最受欢迎的零食之一。首先,将大米泡发,磨成米浆,加入红糖炊熟后便是七层糕红色部分,白色层则是加入白糖的米浆炊熟的,做时需层接一层依次炊,每层厚约1厘米,直至第七层封顶,再洒上芝麻,整个工序完成需2个小时左右,制好后外用毛巾覆上摆上街叫卖,出售时用刀块切成菱形小块,外形美观,味美价廉,深受时人欢迎。


  油浸枣是斜滩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流传至今约200多年,为过年、过节招待宾客的食品之一。“油浸枣”并非青枣、红枣之类。是由山粉、荀萄糖粉白糖、猪油、芝麻、芝麻油、人参汤等10多种原料,用手工制作而成的。油浸枣外型像枣,外皮也呈枣红色,口感酥滑,入口即化,深受百姓喜欢。传说,油浸枣木是有钱人家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食品,普通百姓是享受不起的。当时郭姓的一位小伙子到地主家做长工。小伙子勤奋、诚实,并与地主家的小姐相爱。在经过了几番曲折之后,两人结婚了。爱吃油浸枣并掌握了制作技艺的小姐将油浸枣制作技艺告诉了小伙子。两人开了一间油浸枣店,他们的油浸枣是全码头全好吃的。两人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一时成为斜滩的段佳话,而流传开来的油浸枣也有了它美丽的含义:幸福和相爱。现在,这座古镇还保留传承着这一传统美食技艺。也许,哪一天有缘,幸运的你还会品尝到这一美食。


  这就是古镇斜滩,她既辉映着曾经的辉煌,也承载着来自于时间磨去芳华的无奈。如今的龙江河畔已没有了往昔的喧器,当年繁华的龙江两岸,早已舟横锚弃。此刻,我想我只有同月色一起滑入夜的静寂,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斜滩文化跃动的脉搏;才能体会到精神上的归皈,以及血脉里奔腾的情深义重的抵达。

普及:

1.“进士第”(卢周巷21号)

  斜滩至今流传着“父子三登科、一家两进士”的故事。讲的就卢金绮父子三人科举高中,金榜题名事。卢金绮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大挑等进士,林则徐的堂姐夫。林则徐题赠对联:“无求胜在三公上,知足常如万斛余。"该厝是卢金绮修建,坐壬加子三分,宽18米,深20米,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土木结构,封山顶,面阔5开间,多进院落,牌楼式门脸装饰,粉墙包栋,距今约有200多年。大门上方彩绘泥塑的區额内的“进士第”三个字。匾额的两侧,各有彩色壁画,左为松鹿图,右为竹鹤图。匾额两侧的矮檐下有四幅彩色壁画。左边是两位老者松下对弈图和渔夫中流泛舟图;右边是三人观赏画卷图。跨进大门,就是一条铺着青石的甬道穿过天井直达大厅。大门内墙上方也有三道矮檐。正中间矮檐下的彩绘泥塑是石桥、古树、城门中间一人物塑像。天井两侧的厢房窗雕简约流畅,窗户上方的横窗则精工雕琢着鹿、羊、松鼠等动物图案。大厅两边厅房的窗雕也较为简洁,主要以葵花图案为主。大厅靠近天井的地面铺着28块青石板,面积约8平方米。大厅正壁两侧上方的神龛精雕细琢美轮美奂。


2.“大夫第”(水井巷15号)

  为原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长何宜武故居。位干何家巷,清代(1636-1912年)建筑,占地面积409.5平方米,五榴,封山顶,多进院落,四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四周防火墙高及屋宇,墙面用石灰粉刷。屋顶双面坡履盖,青瓦飞膾;地面铺设三合土,平整坚实,冬暖夏凉。大门高大巍峨,门楣上方有一块清光绪年间钦赐的大横匾,“大夫第”三个粗体大字浑厚有力厅堂上雕梁画栋,门、窗、格扇的花鸟浮雕栩栩如生、熠熠生辉。门楣及正厅装饰优雅别致,美观耐看。中榴明间,高楣架构,宽5米,深9米,高7米天花板下尚悬挂八爪吊油灯用的挂钩,厅前正门建有门楼。后厅低楣架构,斤后置一天并,用于采光。前后厅间用三块屏壁交缀隔开。火厢房与主房间有防火墙相隔,墙脚开有两扇角门,便于出入。整栋建筑恢弘壮观,气派非凡。


3.郭公木故居(龙福上路巷10号)

  郭公木(1891-1969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系,学士学位。民国时期,曾任福建学院(福建师大前身)院长、国大代表、中央立法委员等职。郭公木故居,即郭公木的出生地。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占地面积约575平方米,五榴,多进院落,封山顶,带两侧厢房、主体三层木质结构的古宅,大厅宽敞明亮,正堂上有一“家学渊源”金画。后厅墙壁雕塑的大“寿”字,左右楹联:“豹隐南山雾,鹅搏北海风。”前门墙头屋檐下有“郭子仪五女拜寿”的精美彩绘。屋顶翘角飞檐熠熠闪光;厅堂上方雕梁画栋、门窗格扇飞禽走兽等木雕栩如生;门楣、正厅古朴典雅;满堂木刻、石雕、泥塑、彩绘,均造型逼真,工艺精湛。


4.朝义弟:民国骑兵少将周孝培之故居

  周孝培高祖周尚泽光绪元年诰封“朝义大夫”,后建“朝义弟”。卢周巷7号,为清代(1636—1912年)建筑,占地面积510平方米。木框架,夯土墙,多进院落,牌楼式门脸装饰。门楼内外雕刻精美、生动。内侧有四幅立体、镂空梅、菊、竹、松浮雕,十分精细。封火墙上有彩绘花边。天并两側有回廊神龛雕刻精致,梁柱有雕饰,门窗有雕饰,厅堂有牌匾。柱础石刻有几何图案整座建筑文化气息浓厚,是斜滩现存经典的江南风格传统木构古民居之


5.大厝巷6号

本屋已有200多年历史,建筑和装饰精美。大厅寬敞明亮,正宫壁上悬挂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金字牌匾,匾上书有“松钧柏操”4个金宇。正宫柱上有两只一雌一雄、雕刻精美的鎏金小狮,雌狮怀抱一狮子。两狮作固定匾用。大厅两边柱上挂有烤漆金字联匾。神龛雕刻精致,保存完好。部分房梁有雕花。照墙有彩绘浮雕。后厅有一青石水槽。屋内美轮美奂,充满人文气息,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6.郭家大宅(新华街204号)

  该宅建于民国初年(1912年),占地面各1184平方米。大型院落,楼院内共有66个开间。大宅院楼外粉墙包栋,楼内铺设三合土地面,整座楼宇布局结构风格别致。正房厅设有天井、花苑;后厅建有壕沟、雕楼、地窖;后厅筑起的防火墙间隔横厢、天井和厨房,另璞有通道和便门使正房和横厢、厨房相连。前厅两侧各留一榴作回廊,两回廊边又各建一杂物柴火间和厕所,整个正房内形成二进两厢两天井的格局,其采光、通凤、防潮、调温、消防性能很好。大宅院冬暖夏凉适宜人居,是斜滩古镇乃至闽东地区古民居的上乘之作。1990年,北京建筑学院三位研究古建筑教授专程至此考察测绘制图,并建议当地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7.平氛关(俗称石门)

  平氛关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所建,位斜滩村头。保存较为完好,其关门和區额至今尚存。平氛关地势险峻,景色优美。清代福安人郭兆桂去浙江仕宦,路经平氛关题诗曰:“山高夹出碧澄潭,路窄危悬险径行。这间形胜真奇绝,一士当关敌万夫。”2005年,修建牛头山(斜滩)二级电站,在五龙过溪上游修建高达32米的大坝,将斜滩溪溪水截住,形成一个水面宽200余米的人工湖。湖面水平如镜,四周傍山,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湖沿河床山谷纵深,蜿蜒回旋。偶尔一叶竹伐泛波湖上,风景煞是好看。


8.车岭古道

  车岭古道,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因岭高且陡而得名。据传,此岭建于明中叶(1450-1465年),自海拔176米的山田村始,直插海拔745米的小车岭村,高低落差569米,全长5千米,有1290多级台阶。岭头云雾缭绕,车岭恰似一条天梯直上云霄,故有“车岭车到天”之说。全岭除岭亭前后引道外,无一节平路,是过去古镇斜滩通往县城的必经之道。沿岭有四亭两泉,岭边遍植枫、松,大者高达几文。

  车岭古道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岭头亭边有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宜魁所题的“岭峻云深”摩崖石刻,每字两尺见方。还有行人题句于亭曰;“二三星斗胸前落,百十峰峦脚底生。”岭头有石砌关门,俗称称“隘门关”,系明万历二十年(1594年)寿宁县令戴镗在寿宁境内设四关防守的关隘之一—车岭关。明朝冯梦龙所编《寿宁待志》对此有记载:“车岭关即车岭头,去县25里线千仞,仰关者无所措足,东南路第一险要处。”岭尾有仙人洞、五龙过溪、仙人足印、摩崖石刻、去思碑、平氛关、荆棘寨旧址等景观。沿途周边有寿宁第一高瀑的“百丈涤”及天池庵和卓家大院等景点。春天,岭上新绿映衬着漫山遍野的鲜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鸟儿在村上唱歌;深秋,岭边枫树顽艳、松树苍劲、竹枝兀傲,枫与松交错成排成簇。清晟,流泉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傍晚,站在隘门远眺,古镇斜滩及周围村落在薄雾与炊烟中,若隐若现。清知县丁居信《吟车岭》的诗中有佳句:“鳌阳最高峰,屈指惟车岭。俯视渺培楼,遐瞻开异境。气候下方殊,阴阳幻光景。”写得就是车岭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游人身临其境,犹如在画中行走。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知县戴镗为防卫倭患,在此设立“车岭关”建石砌关门,称“隘门”,为东南路第一险峻处。《寿宁待志》记载,车岭地形险要,居寿宁五门之一,又称“南门钥匙”,视为绝险,设有隘门、战壕以供守关御敌,当属一夫当关,万人莫敌之地。岭边枫树,春绿秋红,如同风中彩带;峻岭盘旋,扶摇直上,疑是巨龙升天;山涧流泉,供人解渴,几处凉亭暂可消疲;一路鸟语花香,万般凤情,忘却登岭疲劳困倦,沉醉迷人景色之间。峰顶远看晨霞日出、云天雾海;近观“荆棘”寨址,“五龙”戏珠;峰中天池,寺院清雅,香客纷纭;原始生态,景色迷人,西山峰顶,登峰造极,俯览群山尽收眼底,福洞仙岩,嶙岣奇貌,凤暘八景,处处可观。